6月29日,一列流线型列车从广州体育馆站平稳驶出,标志着由铁一院参与设计的广州地铁12号线东段(二沙岛至大学城南)与西段(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)正式开通运营,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到751.1公里,在大湾区运营的轨道交通里程超过1100公里。
大学城南停车场鸟瞰(铁一院 供图)
12号线呈东南至西北走向,全线共设车站25座,线路全长约37.6公里。该线路串联白云、越秀、海珠、黄埔、番禺五个行政区,填充白云区西南部、二沙岛、海珠区东部等区域的轨道交通空白。此次开通运营的东段(二沙岛-大学城南)、西段(浔峰岗-广州体育馆),两段共长28.8公里,设18座车站,其中换乘站7座。铁一院承担了槎头车辆段、大学城南停车场及段场枢纽综合体的设计工作。
槎头车辆段位于广州市白云区,承担全线列车停放、检修及镟轮、洗车等专项作业。项目占地23.19公顷,总建筑面积11.59万平方米,设36列位停车列检库,采用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模式,共计18.63万平方米的盖板范围,完整覆盖出入段线、咽喉区及库区等核心功能区域,实现车辆段与枢纽综合体的同步建设。
大学城南停车场位于番禺区,主要承担线路列车的停放功能,占地13.44公顷,设30列位停车列检库,建筑面积6.56万平方米。项目通过上盖景观优化设计,打造8.42万平方米的盖板空间,显著提升了珠江滨水城市空间品质。
在项目设计过程中,技术团队统筹布局槎头站公共服务配套,打造了2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景观界面,同时优化盖上、盖外一体化慢行系统,打通东西向人行流线,实现了便捷舒适的步行衔接,有效提升了片区城市功能与空间品质。
基于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功能选址原则,对场段总图进行功能整合、紧凑布置、优化股道、调整工艺布置,统筹协调盖上、盖下设计,为场段枢纽综合体提供更优质的开发条件。
大学城南停车场北接市政道路,南临珠江。技术团队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景观,采用“上盖覆绿”的方式,将停车场隐于自然环境之中,创造了集团公司首例以上盖绿化为开发模式的场段建筑,实现了轨道交通设施与珠江滨水景观的有机融合。
据悉,作为新版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发布后广东省首批绿建三星项目,技术团队在大学城南停车场维修运转楼内设置了景观内庭院、敞开式外廊与屋顶绿化,引进自然风和光,最大限度实现建筑和自然融合共生。目前项目已通过绿建三星设计专家预评价。
在厂前区景观节点建设过程中,运用现代简约的建筑语言、层次丰富的绿化配置以及艺术化的灯光设计,形成工业功能与景观美学相融合的厂区环境,既满足运营需求,又塑造出具有标识性的空间形象,打造了协调统一的段场内部景观体系。
广州地铁12号线完善了广州“环形+十字+X形”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。建成通车后,为市民带来交通便利,进一步强化广州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经济联系,对于高品质保障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具有重要意义。